从三个方面阐述BIM技术如何帮助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

作者:益韧培训      发布日期:2020-05-07 16:27:45

现在在建筑行业中,BIM技术不断普及应用,BIM培训越来越热门,越来越多的建筑单位也得到了关注。与此同时,信息化和建筑工业化在发展过程中互相推进。信息化的发展现阶段主要表现在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和建筑信息模型(即“BIM”)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BIM技术作为信息化技术的一种,已经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推进在我国建筑业逐步推广、广泛应用,其价值也得到了肯定。

BIM培训

相比于传统模式,采用BIM技术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模块化设计和构件的零件化、标准化,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中有很大的优势。众所周知,BIM技术所擅长的是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这与建筑工业化的管理要求不谋而合。工业化住宅建设过程中也有对BIM技术的实际需求,比如住宅设计过程中的空间优化、减少错漏碰缺、深化设计需求、施工过程的优化和仿真、项目建设中的成本控制等。

信息化技术对建筑工业化的推动,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看:

Ⅰ设计标准化

设计标准化是建筑工业化的前提。它要求设计标准化与多样化相结合,构配件设计的要求是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做到系列化、通用化。

利用BIM技术,我们可以进行土建设计、结构设计、安装设计,还可以利用BIM进行建筑物的性能分析,例如:日照性能分析,采光性能分析,能耗性能分析,结构性能分析,还可以利用BIM软件进行碰撞检测等。使建筑物还没有在还没有施工前就解决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利用BIM出的图可以达到无错设计。通过BIM模型自动生成平立剖专业施工图,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工作,还可以完全避免错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减少碰撞”。

Ⅱ构件标准化

总体来说,我国建筑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多,层次水平还不高,建筑业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尚未形成。建筑的标准化和通用化水平都很低。建造方式仍以现场施工为主,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建设工程的独特性与建筑工业化的标准化之间的矛盾。工程外观的独特性是建筑业生产管理的最基本特征,而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则是标准化,标准化是大批量生产的前提,而大批量是低成本的保证。因此,差异化的建设项目与大批量生产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应的矛盾,这些矛盾也使得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受到制约。虽然建筑物是千差万别的,但建筑物宏观状态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建筑物的微观构成的独特性。由于建筑材料的特定性、同类建筑荷载的相似性、同类建筑微观功能的相似性,建筑物的微观状态必然是相类似的。尤其是在同一地区的同类建筑物中,这种相似性表现则更加明显。

但是利用BIM技术,则可以将组成工程的每个部分分解成为尺寸、形状都标准化,定型生产的构件。在BIM中根据构件的特点,建立构件库,构件库可以包括建筑材料库,预制构件库(预制梁、预制板、柱、栏杆、门、窗等),家具库(桌椅,厨卫,洁具,灯具等)等。建立BIM模型时可以利用构件库搭建整个建筑工程。建立构件库时,完善每个构件的信息。信息包含:构件的编号,构件的尺寸信息,构件的材质信息,构件的位置信息,从而解决构配件标准化的问题。

利用BIM技术解决工程构件标准化的问题,将彻底解决构件不规则、不规范的情况,从而实现构配件的生产专业化、商品化,实现工程装配式施工,推进建筑产业化向标准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BIM培训

Ⅲ管理信息化

众所周知,BIM模型是虚拟的建筑,通过这个虚拟建筑,可以把工程现场在计算机里展现出来。在计算机里面进行模拟和分析,如果发现问题可以方便解决,这样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次数,不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对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对比选出最优。这些过程由于只是计算机计算模拟,所以不会浪费太多时间更不会浪费资源。在3D的基础上又用4D更进一步模拟施工。4D是指在BIM的3D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时间的维度,可以对施工方案和工序进行检测,确保工程正常有序的进行。BIM模型不光可以进行4D的施工模拟还可以在4D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成本的维度建立5D模型,通过5D模型可以实现精细化的预算和项目成本的可视化,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5D仿真模拟,得到所有建筑构件的准确工程量,实现造价控制。

另外,信息化不仅仅意味着信息的流转过程,更意味着建筑物与预制构件的信息化。通过的信息处理技术,将实体建筑物信息化,并进而借助于相关技术实现建筑物施工过程的虚拟化(VirtualConstruction,虚拟建设),对建筑物的“可施工性”进行度量与评估———构建预期建筑物与现实的标准化的零部件、构配件、建筑模块之间的相关关系,实现模拟拼装与施工流程模拟,从而有效的指导现实的施工过程。

关于BIM技术如何帮助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BIM及BIM培训相关资料,敬请关注益韧设计网。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淘宝商城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